題目: 何謂全過程人民民主?
講者: 關品方教授
題目簡介:
從中國的民主實踐,比較資本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民主的異同,兼介紹政治觀察家葉國華先生的新著「三百年拐点」有關中國民主實踐的觀點。建党100年,建軍 94年,建國 72年,中國人民對民主的期盼已在逐步落實嗎?
講者簡介:
• 關品方教授(”品評四方” 系列撰稿人)
• 關教授是风险投资及项目融资专家。
• 現任上海橋悦物联科技副主席,香港国际经贸合作協会主席,前海金融咨询首席经济顧问,香港博雅国际教育(珠海)控股董事,浙江商业银行董事。
• 香港大學學士,日本一橋大學碩士,澳洲西悉尼大学博士,澳洲註冊執業會計師,國際企業管理顧問,香港經濟學會執行委員,前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组特邀顾问,香港玉山科技協會名譽教育顧問,香港盲人輔導會/香港視網膜病變協會/光明行動慈善基金會理事,陈登社会服务基金会/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会成员。
Related Articles
數碼倫理 (Digital Ethics) -關伯明博士
雋悅工作室主辦香港時間 8月7日(星期六) 10-12 (noon)美西時間 8月6日(星期五) 7-9 pm 題目: 數碼倫理 (Digital Ethics)講者:關伯明博士主持: 許國材 線上重溫:https://youtu.be/921vJRV0cxs 過去二十年,我們製作的技術創造了新的使用、機會和危險。技術及其應用是分不開的。這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更大的問題,即我們應該如何利用技術,新技術可能帶來什麼風險,以及這些新未來的到來對我們作為地球上的人類意味著什麼。我們已經看到這些新的網路技術和人工智能對我們的政治、社會和道德領域的影響。智能手機正在侵蝕我們的注意力嗎?Instagram 讓整整幾代人都沮喪了嗎?智能機器人能被道德規範嗎? 如今,數字化轉型是組織增長的最大推動力。組織不斷專注於實施戰略,以獲得更好的客戶體驗、運營效率、員工敬業度和新的業務模式。在這個範式中,人們關注人、流程和技術。雖然技術的增長是前所未有的,但有趣的是,流程和人員的變化如何確保組織從投資中獲得最大價值。這一進程的道德管理影嚮數碼世界中人們的自主性和榮譽/尊嚴/尊重。隨著數碼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界限不斷模糊,這一轉變將對一個人的真實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。 關伯明簡介:關博士早於80年代初創辦顯良糸統有限公司,其後與中國聯想電腦集團合併,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。在過往20年,他曾於中國最大商業資料庫(中國資訊行)中擔任執行副總裁,《財富》500強的科技公司中任職香港區總裁,和數據架構師有限公司(BDA)中任首席運營官。現在為Business Network International (BNI)深圳南山福田區執行董事,智慧城市聯盟大數據工作小組主席和亞杰恊會AAMA大灣區搖籃計劃副主席。 現任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會長。關博士利用自身的豐富創業經驗,為企業提供培訓。選擇進軍大灣區,是他認為灣區發展潛力無限,他表示:「大灣區人口近八千萬,根據政府數據顯示,廣東省九市企業法人單位約266萬,而中小企業佔超過九成,準備面向世界市場,向外發展,這些企業在人脈和管理水平上都有待加強,對管理培訓和商業教練服務有很大需求。希望為下一代傳遞知識和敢於創新的價值觀。 」
台海風雲 陳敏明
雋悅工作室主辦香港時間 8月28日(星期六) 10-12 (noon)美西時間 8月27日(星期五) 7-9 pm 題目:台海風雲講者:陳敏明主持:許國材 重溫https://youtu.be/giRAt8Qa5bQ繼 6/26「拜登上任後的中美博弈新形勢」後第二講 台灣問題應如何解決 ? 在中美博奕的大環境下,台灣議題近年在國際上再度被炒作,台灣今後何去何從 ? 對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又有何影響 ? 陳敏明先生,加拿大中文電台時事評論員及溫哥華苗圃行動教育協會現任主席 自1980年起在多家跨國高科技公司工作,負責亞太區業務,因為工作關係走訪亞洲多個國家,對各地的政治,經濟,文化產生興趣。
解讀「國安法」 講者: 湯家驊大律師
雋悅工作室主辦香港時間 十二月十一日(星期六) 10-12 (noon)美西時間 十二月十日(星期五) 6-8 pm 題目:解讀「國安法」講者: 湯家驊大律師語言:粵語 https://youtu.be/u9BI4-6wQAo內容簡介國安法之後,部份港人在結社集會言論自由法治憂慮如何自處:湯先生將為大家來個分解。 湯家驊大律師簡介湯先生是資深大律師。現為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。 湯家驊在1999年至2001年曾任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,2004年至2015年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。現為「民主思路」召集人,之前創立「公民黨」及其後退出。